近日,重庆通城的田园里,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和通城镇农技专家一行,盯准种管关键节气、农资使用旺季,分赴通城各村社,查看种子种苗供应生长状况、肥料农药兽药质量、引水供水保障、绿色防控推广等,巡护山地特色产业,助力丰收富农美山村。
“在农耕选种时一定要到正规店面购买,要根据地质不同,选育优良品种。”通城镇农服中心主任詹祖斌到长安村农资经营部,现场对群众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
詹祖斌介绍,种子不设防,一年就白忙。通城镇主动配合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大队进店督经销商,上路查流动贩,进门给群众讲。现已集中开展农资市场和流动商贩突击检查6次,宣传农资经销商20余人次,现场培训群众800余人次,让利于农业产业的信息覆盖全镇群众,引导群众合理购买、科学使用种子等农资。
“农家肥是个宝,松土又壮苗;塑料薄膜随手捡,水土干净良心田。”这是村民们时刻挂在嘴边的话,水土不欺人,好水育良种,但通城由来缺水,导致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
为此,通城镇宣传发动群众要把土地和水爱护好,保护自己的饭碗和子孙后代的未来。同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产业蓄水池60余口,蓄水18000立方米,示范推广节水、水肥一体化项目,从引水、灌水、用水全过程提升能力,满足群众饮上安全水,产业兴旺不缺水,旅游发展有活水。
“以前油菜结荚的关键期总是长满蚜虫,现在安装了黄板,蚜虫基本看不到了,今年的菜籽油榨出来一定香。”龙池村胡怀芝说。
在离他家不远的草莓园外,也已经安装了土壤墒情站、农田气象站,村民可从显示屏上查看温度、温度、风向,根据专家提示和通过手机查阅安排农事。
通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通城“引带”结合,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把现代农业的理念植入群众头脑,融入生产生活中。目前已投入3278万元,启动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5000亩,智慧烟园600亩、智慧李园2000亩、五色田园1200亩建设。通过“5G”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系列惠农APP、网上超市,不断满足群众生产、销售需求,让产地离消费越来越近,农民日子越来越轻松。(余明芳、胡欣妍)
为发展培育农药与植保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河南农药与植保行...
今天(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地处川东门户,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节...
苏梦7号为早熟小果型西瓜杂交一代种。其植株生长势中等,主...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张溪社区的西湖村,依傍牛首山,紧邻云...
为积极贯彻落实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要求,江苏省南通外向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