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深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聚焦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投资45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小麦“一优二改双控”和玉米“一增三改一防”技术,示范推广伟隆169、西农226等优质品种,打造“百亩田”40个、“千亩方”16个、“万亩片”3个,建立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3个,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顺利完成机收小麦面积31.83万亩,夏粮总产量达到10.66万吨。
拓宽产业发展“致富路”。加快推动沿渭设施蔬菜、塬坡时令瓜果、东中部食用菌等特色板块发展,引进蔬菜、果品等新优品种10个,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果业种植面积达到10.01万亩。做深做实兴平辣椒“土特产”文章,开展集约化育苗500万株,发展适度规模种植3012亩,参加陕西农特产品进高校巡回推广等活动5场次,现场签约订单达到3000万元,兴平辣椒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打好联农带农“组合拳”。充分发挥益海、嘉里、丰厨等“链主”作用,大力推广“龙头带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小麦6.5万亩,成立果蔬发展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带动蔬菜、食用菌等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持续推广“村社联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全力盘活集体“三资”和人力等要素,发展百万元合作社6家,五十万元合作社12家,辐射带动农户41100余户,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
为推动新修订种子质量和检验国家标准在我省落地实施,确保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绘制出大...
7月13日,202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河北考区考试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功能因子利用与生物合成创新...
2025年6月26日,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少华率调研组深入...
6月12日,防城区召开2025年茅尾海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