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副产品打假网!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稆两优质美”等水稻品种审定情况的通告

时间:2023-11-30 17:06:39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琼农字〔2023〕35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稆两优质美、青香优丝苗、美两优秋香、广泰优6号、特优776、红香110、绵5优128、旗1优387、深两优5814和中科西陆4号等10个水稻品种(组合)于2023年7月6日通过海南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并在农业农村部官网(http://www.zys.moa.gov.cn)公示了15个工作日(自2023年8月25日至2023年9月14日),公示期已满,期间未接到异议。现将10个水稻品种(组合)予以通告。

  联系人:程子硕,联系电话:0898-65363216。

  附件:“稆两优质美”等10个水稻品种(组合)信息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9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稆两优质美”等10个水稻品种(组合)信息

  一、稆两优质美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3001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稆两优质美

  申请单位:海南南繁种子基地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州天创华粮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稆S×华创质美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05~118天,比特优009(CK)短约2天。主要农艺性状两年综合表现:平均亩有效穗数20.04万,株高101.2厘米,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92.9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2.5克。两年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穗颈瘟,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53.9%,垩白粒率18%,垩白度5.4%,直链淀粉15.8%。

  产量表现:2021年晚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439.93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16.11%,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3.95公斤,增产点比例60.0%。2022年晚造续试,平均亩产408.99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8.87%,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3.76公斤,增产点比例83.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9.17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42%,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稀播匀播,培育壮秧:在海南作晚稻种植,宜于6月上旬至7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约7.5-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秧龄20-25天;插植规格6×6寸,每蔸插2粒谷苗,确保亩基本苗6万条以上;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防倒伏;前期采取薄水护苗,浅水勤灌促蘖;中期够苗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加群体通透性;后期干湿交替,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收割前7天排水落干烤田,避免过早断水而影响产量和米质;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除山区外的市县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二、青香优丝苗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3002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青香优丝苗

  申请单位:三亚海上丝路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青香A×金青占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00~114天,比特优009(CK)短4天。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亩有效穗17.50万,株高102.0厘米,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66.1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4克。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穗颈瘟,轻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四项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9.5%,垩白粒率53%,垩白度15.1%,直链淀粉15.2%。

  产量表现:2021年晚造在三亚、澄迈、屯昌、保亭进行自主试验,平均亩产450.8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68%。2022年晚造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352.31公斤,比特优009(CK)减产6.22%,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3.28公斤。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1.85公斤,比特优009(CK)减产8.49%。

  栽培技术要点:1、稀播匀播,培育壮秧:在海南作晚稻种植,宜于5月中旬到6月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为10~12.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插秧秧龄20~25天、抛秧秧龄12~16天;栽插一般每亩1.8-2万穴,5寸×6寸或6寸×7寸插植规格基本苗4万左右;抛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1.8万科,基本苗达4~5万;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生长后期注意看苗情补施保花肥。宜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稻飞虱、蓟马、螟虫和白叶枯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除山区外的市县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三、美两优秋香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3003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美两优秋香

  申请单位:广州优能达稻米科技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广州优能达稻米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美香93S×优能秋香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09~120天,比特优009(CK)长1~2天。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亩有效穗数18.25万,株高106.0厘米,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35.9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2.3克。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穗颈瘟,轻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四项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9%,垩白粒率25%,垩白度5.0%,直链淀粉15.5%。

  产量表现:2021年晚造在乐东、三亚、澄迈、屯昌进行自主试验,平均亩产449.10公斤,比特优009(CK)减产3.34%。2022年晚造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346.37公斤,比特优009(CK)减产5.08%,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3.04公斤。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0.70公斤,比特优009(CK)减产3.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海南作晚稻种植,宜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0~1.5公斤。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秧龄15~18天。插秧规格20×20厘米,丛插两粒谷苗,亩插足7~8万基本苗。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早施追肥,插秧后5天亩施尿素10公斤,中期施氯化钾10公斤,后期看苗补肥。浅水勤灌,够苗晒田,孕穗期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黑尾叶蝉、螟虫、稻飞虱、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除山区外的市县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四、广泰优6号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3004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广泰优6号

  申请单位: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广泰A×中种恢6号

  特征特性:属籼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101~135天,比特优009(CK)短9~16天,主要农艺性状两年综合表现:平均亩有效穗数约18.91万,株高104.3厘米,穗长19.6厘米,每穗总粒数123.2粒,结实率90.1%,千粒重27.4克。两年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19.6%,垩白粒率21%,垩白度6.8%,直链淀粉14.0%。

  产量表现:2021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37.66公斤,比特优009(CK)减产1.66%,未达显著水平;日产量4.78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12.47%,增产点比例66.7%。2022年早造续试,平均亩产520.52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3.97%,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39公斤,增产点比例66.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41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1.23%,增产点比例6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海南作早稻种植,宜于12月底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2.0公斤。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早造秧龄25天,插植规格6×6寸,保证基本苗6~8万,争取每亩有效穗18~20万。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大田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肥比例1:0.5:0.7,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适量施壮籽肥;浅水插秧,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后期切忌太早断水,保证稻谷充实度。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除山区外的市县早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五、特优776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0002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特优776

  申请单位:海南成丰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海南成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龙特浦A×福恢776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116-153天,与特优009(CK)表现相当。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平均每亩有效穗数16.95万,株高115.1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44.9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9.7克。两年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穗颈瘟,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4.2%,垩白粒率90%,垩白度30.2%,直链淀粉19.7%。

  产量表现:2018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609.99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4.68%,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43公斤,增产点比例83.3%。2019年早造续试,平均亩产545.00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78%,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42公斤,增产点比例83.3%。2019年早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8.23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4.01%。2023年早造在海南省山区种植,平均亩产502.50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9.24%。

  栽培技术要点:1.稀播匀播,培育壮秧:在海南作早稻种植宜于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秧田应施足基肥,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150mg/L的喷施,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早造秧龄约20天,插植规格为5×6,每穴插2粒谷苗,确保亩基本苗达6万条以上。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蘖肥,适期施穗粒。浅水勤灌,够苗晒田;孕穗期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扩区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各市县早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六、红香110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1008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红香110

  申请单位:海南成丰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红香2A×香恢10号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16~130天,比特优009(CK)短2~3天;晚造全生育期106-113天,比特优009(CK)短2~3天。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综合表现:平均亩有效穗数18.31万,株高106.8cm,穗长21.5cm,每穗总粒数138.8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8.6克。两年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0.9%,垩白粒率34%,垩白度9.9%,直链淀粉15.8%。

  产量表现:2019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21.67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2.20%,达显著水平,日产量4.33公斤,增产点比例66.7%。2020年早造续试,平均亩产554.53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7.30%,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52公斤,增产点比例66.7%。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8.00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9.05%。2022年晚造在三亚、万宁、屯昌、儋州和海口进行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451.5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3.0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海南作早稻种植,宜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底播种。在海南作晚稻种植,宜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25~1.5公斤,秧田亩播种量7.5~9.0公斤。2、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早造秧龄为26~3O天,,晚造秧龄为15~20天,移栽叶龄5.5片,宽行窄株栽插,插植规格4×9寸或5×8寸,8万左右基本苗为宜。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施足基肥,及时施肥促分蘖壮蘖,移栽前两天施送嫁肥,氮磷钾合理施用。浅水插秧,薄水回青促蘖,够苗晒田;孕穗期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保持田间湿润至成熟。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扩季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除山区以外的市县早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七、绵5优128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14012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绵5优128

  申请单位: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绵5A×广恢128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16~144天,比特优009(CK)短7~8天。晚造全生育期100-109天,比特优009(CK)短7~8天。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长势中等,株型适中,后期熟色一般。每亩有效穗数约19.84万,平均株高105.5cm,平均穗长21.6cm,每穗总粒数131.9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3.8克。两年抗性综合表现中感穗颈瘟,感白叶枯。米质经检测一般。

  产量表现:2011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79.64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2.79%,未达显著水平,日产量4.33公斤。2012年早造续试,平均亩产497.97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0.71%,未达显著水平,日产量3.99公斤,增产点比例66.7%。2014年早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4.23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17.20%。2022年晚造在三亚、万宁、屯昌、儋州和海口进行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量441.4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0.75%,增产点比例60%,日产量4.22公斤,按日产量比特优009(CK)增产8.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海南省作早稻种植,宜于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播种,秧亩用种量10~12.5kg,秧龄30天左右;在海南省作晚稻种植,宜于5月至7月中旬播种,秧龄18~20天;2、适当密植:一般每亩2万穴,基本苗4万左右,抛秧栽培每亩不少于1.8万棵,基本苗4~5万;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5、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扩季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各市县早造种植及除山区外的市县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八、旗1优387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19016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旗1优387

  申请单位:海南天道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成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旗1A×福恢387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27~134天,比特优009(CK)长1~2天。晚造全生育期109~119天,比特优009(CK)长1~2天。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平均亩有效穗数14.50万,株高103.7cm,穗长22.5cm,每穗总粒数136.8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9.0克。米质经检测一般,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9%,垩白粒率70%,垩白度14.3%,直链淀粉19.6%。

  产量表现:2017年晚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342.82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32%,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2.96公斤,增产点比例80.0%。2018年晚造续试,平均亩产403.85公斤,比特优009(CK2)增产6.44%,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3.58公斤,增产点比例83.3%。2018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0.80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56%。2023年早造在文昌、万宁、保亭、三亚和临高进行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量504.8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2.4%,增产点比例80%。

  栽培技术要点:1、稀播匀播,培育壮秧:在海南早造种植,宜于12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在海南晚造种植,宜于5月~7月上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早造秧龄25天,晚造秧龄20天,插植规格5×6寸,每穴插2粒谷苗,栽足基本苗,确保亩基本苗达6万条以上;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适期施穗粒;浅水勤灌,够苗晒田;孕穗期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扩季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除山区以外市县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九、深两优5814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13001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深两优5814

  申请单位: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品种来源:Y58S×丙4114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29~144天,比特优009(CK)短1~2天;晚造全生育期110-128天,比T优551(CK)长1~2天,与特优009(CK)表现相当。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株型适中,叶片中直,后期熟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约17.56万,平均株高103.8cm,平均穗长22.8cm,每穗总粒数128.8粒,结实率78.0%,千粒重24.8克。抗性综合表现抗穗颈瘟,感白叶枯6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7%,垩白粒率18%,垩白度1.6%,直链淀粉18.2%,米质经检测达国优三级。

  产量表现:2011年晚造首次参加我省区试,平均亩产382.08公斤,分别比T优551(CK)、特优009(CK)增产5.47%、7.49%,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3.18公斤,增产点比例83.3%。2012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467.36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2.85%,达显著水平,日产量3.93公斤,增产点比例83.3%。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2.91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63%。2023年早造在万宁、定安、三亚、五指山和儋州进行扩季自主试验,平均亩产量513.4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3.0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合理稀播:在海南作早稻种植,宜于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播种,在海南作晚稻种植,宜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约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1.25公斤;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早造秧龄25~30天,晚造移栽秧龄20~25天,插植规格6×7寸,穴插2粒谷苗,确保亩基本苗达6万苗以上。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蘖肥,适期施用穗粒肥;浅水勤灌,够苗晒田,孕穗期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扩季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省各市县早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十、中科西陆4号

  品种审定编号:琼审稻2022008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中科西陆4号

  申请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轮回群体XTBG-HP中优选单株。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127~140天左右,水田种植比特籼占25(CK)长3~5天,旱坡地种植比中科西陆2号(CK)短1~3天。晚造全生育期110~130天,水田种植比特籼占25(CK)长2~3天,旱坡地种植比中科西陆2号(CK)短2~3天。主要农艺性状两年综合表现:主要农艺性状两年综合表现:平均亩有效穗数11.80万,株高110.0厘米,穗长21.6厘米,每穗总粒数146.0粒,结实率88.5%,千粒重24.5克。两年田间发病情况轻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抗旱性鉴定结果为中间型/抗。米质经检测达部颁二级,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糙米率79.8%、整精米率66.7%、粒长6.4毫米、垩白度1.0、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13.9%。

  产量表现:2020年晚造首次参加自主试验,水田种植平均亩产504.07公斤,比特籼占25(CK)增产6.48%,日产量4.34公斤;旱坡地种植平均亩产427.55公斤,比中科西陆2号(CK)增产8.47%。2021年晚造续试,水田种植平均亩产532.22公斤,比特籼占25(CK)增产7.42%;旱坡地种植平均亩产449.25公斤,比中科西陆2号(CK)增产8.93%;2023年早造在三亚、澄迈、临高、陵水和五指山参加扩季自主试验,水田种植平均亩产520.6公斤,比特籼占25(CK)增产5.5%,旱坡地种植平均亩产440.9公斤,比中科西陆2号(CK)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水田旱直播栽培:1、播种时间:早造宜于12月至翌年2月播种,晚造宜于6月至7月播种。2、播种:土地深翻后耙细耙平。采用三干播种技术,即干种子、干土壤、干肥料播种,亩播种量6斤,盖土深度不超过3厘米。播种完后灌水待水分自然落干后出苗;整个生产过程灌浅水,待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3、施肥:底肥每亩施用15:15:15复合肥10公斤;三叶一心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分蘖期每亩施尿素7.5公斤、复合肥10公斤;孕穗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

  旱坡地直播栽培:1、播种时间:早造宜于12月至翌年2月播种,晚造宜于6月至7月播种。2、播种:采用三干播种技术,播种完后喷水保持土壤熵情利于出苗,生产过程土壤太干时补充喷水,晚造可以靠雨水浇灌。3、施肥:底肥每亩施用15:15:15复合肥20公斤,五叶一心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孕穗期每亩施钾肥7.5公斤,一般在浇水前或预测预报下雨前施用。4、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灌水后或下一次透雨后,每亩用60%丁草胺+25%西草净各150克兑水45公斤喷施;出苗后20天左右,用禾盼(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40克+博阑(2甲.氯氟吡)60毫升兑水45公斤喷施。5、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扩季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海南各市县早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年9月28日印发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xxgk/tzgg/xztz/202310/t20231008_35038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副产品打假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