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庄严) 记者近日从省民族宗教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省19个民族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74元,比2000年增长7.59倍,全省民族乡人均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全省平均水平。
1998年以来,我省开展省直单位和经济发达县(市、区)挂钩帮扶民族乡工作,此后的25年,我省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如今挂钩帮扶民族乡工作已从19个民族乡延伸到民族乡之外的432个民族村,实现挂钩帮扶工作全覆盖。
我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完善挂钩帮扶机制、助力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和改善人居环境,带动民族乡村走出一条区域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富美振兴之路。25年来,我省坚持“输血”“造血”并重,各挂钩帮扶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0.28亿元,完成建设项目2082个,支持打造“青水畲寨”“虎头牌水蜜桃”“乌米饭”“溪塔刺葡萄”等品牌,带动民族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吸引社会各界资源持续投入,助力民族乡村培育经济增长点。
附件下载:
为发展培育农药与植保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河南农药与植保行...
今天(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地处川东门户,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节...
苏梦7号为早熟小果型西瓜杂交一代种。其植株生长势中等,主...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张溪社区的西湖村,依傍牛首山,紧邻云...
为积极贯彻落实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要求,江苏省南通外向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