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但存在肥料使用不科学、土壤不培肥等问题,制约小麦单产提升。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两改三配套”为重点的小麦种植模式,年应用面积20万亩以上。(两改:一是改施肥品种和施肥方式,由常规施肥改为新型肥料,喷施叶面肥,比常规减肥10%左右,实现控肥增效。二是改防治虫害模式,改小麦长期只用杀虫剂为综合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混配剂,比常规用药减药20%以上,实现减药控害。三配套:配套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培肥地力。)
主要做法:一是选良种。选择适应当地的永良4号、巴麦13号等优良品种,纯度达到98%、净度达到99%、发芽率不低于95%、含水量小于13.5%。麦后复种燕麦草选择适应性强的燕麦王、林纳、海威等优良品种。二是建连片。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建成连片种植,享受连片种植补贴,每亩300元。三是精管理。大力实施“三防”措施,一防春旱,通过(秋)深松深翻、秸秆还田等措施,达到蓄水保墒的作用;二防早衰,施用缓控释肥和喷施叶面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预防后期脱肥。三防病虫,在小麦抽穗期、灌浆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等混配剂。四是强宣传。各镇(农场)党政班子成员带头,组织镇、村、组干部“三支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农户增强粮食安全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经测产,2023年小麦最高产量683.46公斤,创自治区最高纪录。平均产量466.7kg/亩,较常规亩产增产52.3kg,麦后复种燕麦草按干草产量600kg/亩计算,可实现收入1040元/亩,亩均纯收入达1880元。采取四控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安全。该模式已在巴彦淖尔市大范围推广,可在呼、包、鄂生态类型相同地区推广应用。
信息来源: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
苏梦7号为早熟小果型西瓜杂交一代种。其植株生长势中等,主...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张溪社区的西湖村,依傍牛首山,紧邻云...
为积极贯彻落实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要求,江苏省南通外向型农...
炎炎夏日,正是芦稷上市时。在江苏省南通市启海地区农村的宅...
2024年以来,江苏省兴化市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
景点介绍九真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境内,属江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