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副产品打假网!

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

时间:2024-01-03 14:17:55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

 12月22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多位来自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别从国家科普能力内涵与外延、科普发展战略规划、科普人才培养和基层科普实践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挺主持。

      会上,王挺作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思考》的引导发言,指出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推进中,科普发挥贯通联动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推动科学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的内涵外延,全面强化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体系,明确科普能力建设路径,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建设创新文化、培养科普优秀人才队伍、加强科普理论研究与评估评价。

      充分理解国家科普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前提,与会专家就新时代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科普能力展开讨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翟杰全认为,国家科普能力至少包括社会组织动员、有效渠道服务、优质内容供给、科学认知引领、科普队伍支撑五方面能力,未来应在科普工作体制改革、激励机制改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共同发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汤书昆从构建国际化能力角度提出要建设科普国际化传播体系,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国际化的传播路径和话语主导。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表示,个人角度要具备优秀的传播能力,国家角度要具备搭建平台,激发传播者创造力的能力,还要具备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连接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完善的科普发展战略规划是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基础,与会专家就怎样建设国家科普能力发表真知灼见。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二级巡视员王俊峰认为,政府要通过提高供给能力和财政支持能力,出台政策保障,切实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科普活跃度。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认为,从传统科普概念上升到大科普概念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从思想文化启蒙上升进一步扩展到知识和技术的赋能;二是科普从知识和技术配置的网络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创新体系,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服务。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胡志坚提出,科普工作应更加紧密服务当前国家重大战略的传播问题,解读新形势、新理念,更好为国家创新发展服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精神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孟海波认为,可将科普能力建设视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借鉴系统工程“V模型”来规划和推进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加大科普人才培养是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关键,与会专家就谁来促进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崔丽娟从发挥科技人才创造力、影响力、沟通力、激发科普内驱力四个方面,呼吁为科技人才发挥科普优势创造条件,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作出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从打通科普职业通道、建设专业科普队伍、繁荣科普生态三方面分享了加强科普能力的有效路径。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结合自身科普经历,强调国家科普能力中人才培养和科普职业设置的重要性。

      进一步保障基层科普实践是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与会专家就如何补齐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短板进行经验分享。武汉市科协副主席郑华结合武汉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设实践,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提出动员、保障、引领三个能力,为加强一线科普能力建设分享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希望通过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以更好满足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副产品打假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